close

疫情推升國人財務危機意識,但貧富間金融風險抵抗力的差距也不斷擴大,金融研訓院昨公布「二○二二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」,發現國人儲蓄情形明顯兩極化,存款在二十四萬元以上約有百分之四十七,但有百分之十三點六完全沒有任何儲蓄,尤其有百分之十八點八的民眾無法在一星期內籌到十萬元。

特別以年輕世代的儲蓄和籌款能力皆低於平均,金融素養薄弱與金融自信不足,也間接造成容易遭受金融詐騙與剝削的原因。

金融研訓院長黃崇哲表示,今年國人平均金融風險抵抗力分數比兩年前公布時好,由二點七七分微幅進步至二點八八分,但背後卻隱含著不同族群、世代間兩極化的發展,「本來好的,變更好了」、「原本弱的也更弱」。

黃崇哲說,普惠金融應是拉回脫隊的人,盼各界關注並投入更多資源提升金融素養,強化民眾金融風險抵抗力。

據金融研訓院調查發現,疫情提高財務危機意識,儲蓄超過六個月收入者比例有增加,但國人儲蓄情形兩極化;在國人整體支應生活能力改善部分,應付房租、水電、食物等生活必要支出,認為非常容易的國人,從百分之十二點二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七點三,但仍有近二成緊急籌款能力不足,有百分之十八點八國人無法在一周內籌到十萬元。

調查也發現,貧富之間金融風險抵抗力的差距擴大,「低所得族群」通常是沒有應急金、不了解控制開支、所得不敷出,甚至有的是在所得不足的狀況下,買到不適合的保險,造成保費成為生活壓力來源,這些族群沒有儲蓄習慣、盲目跟風投資、債務壓力,都是低所得族群的問題。

此外,也發現二十歲到二十九歲,金融素養下滑速度最快,四成年輕人幾乎接近「金融文盲」。金融研訓院訪談後發現,年輕人即使沒有儲蓄也想要投資、信用卡高額分期頻繁、不懂控制支出變月光族、對信用概念薄弱。

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所所長傅清源直言,這一群年齡層的金融素養觀念薄弱,學校、社會以及金融機構都責無旁貸。例如金融服務推陳出新、投資門檻降低其實是好事,但如果年輕人沒建立正確金融教育,就變成雙面刃。

更多udn報導
愷樂去哪兒?羅志祥受訪親吐現況 揭與周揚青現在關係
病床推一半電梯突下墜!患者「頭朝下」栽進去 17秒奪命影片曝
驚見民國88年米酒!當年逢921又爆米酒荒 內行人直呼傳家寶
韓國人會喜歡的臉!「最美新人」撞臉韓劇3女神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7%91%E8%9E%8D%E7%94%9F%E6%B4%BB%E8%AA%BF%E6%9F%A5-%E5%84%B2%E8%93%84m







離婚證人

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dveynslbdkvz 的頭像
    tdveynslbdkvz

    司馬昭之心

    tdveynslbdkv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